时间:2022-09-10 13:08:35 | 浏览:510
“请勿疲劳驾驶,请勿疲劳驾驶……”凌晨时分,莆田广汇混凝土公司一名搅拌车司机开车时处于犯困状态,驾驶室内的监控系统识别后,立即发出语音提示。
目前,莆田交警部门正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莆田行”交通智能平安系统。当系统摄像头捕捉到驾驶员闭眼驾驶、打哈欠或使用手机时,便会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分析,并实时语音提醒。该系统还具备车前及右侧盲区雷达监控报警等功能,可智能预警监测超速行驶、不礼让斑马线、随意变道等交通违法行为。
达成共识
近年来,莆田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向好,道路交通伤亡事故逐年下降。然而,涉及大货车、渣土车、搅拌车等重点大型车辆的交通事故仍时有发生。最近3年,全市一次死亡两人及以上的交通事故,有九成与大型车辆有关。
此前,针对大型车辆交通事故多发现象,莆田交警部门持续推进路面打击、视频查纠、引导安装右侧盲区视频等综合治理。不过,影响大型车辆交通安全的因素仍然存在。研究表明,除了盲区事故风险,驾驶员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危险驾驶行为,也是引发大型车辆群死群伤事故的重要诱因。
2020年11月27日,荔城区黄石镇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造成多人死伤。据调查,事发前肇事的混凝土搅拌车司机黄某连续30多个小时往返搅拌站和工地之间运输混凝土,其间仅休息3个小时。在行经肇事路段时,黄某一直处在犯困状态。
莆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指挥与秩序管理大队负责人陈伟芳说,驾驶人疲劳时会出现视线模糊、反应迟钝、短时间睡眠等现象,导致操作动作呆滞或忘记操作,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此外,超速行驶、开车玩手机、闯红灯黄灯、不礼让斑马线、随意变道、不按道行驶等6类交通违法行为,也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
“11·27”重大事故发生后,莆田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陈文荣提出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向科技要警力,加大查处力度,清除大型货车风险隐患。
莆田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支队长李洪忠带队走访了交通、住建、城管、应急管理等部门,并深入基层调研大型车辆安全监管问题。综合调研情况,驾驶人疲劳驾驶、玩手机等行为难以发现也缺乏证据,依靠人力很难管控到位。同时,一些企业受利益驱使,放任驾驶人连续驾车、多拉快跑,监管部门也难以从源头发现。
为破解上述难题,莆田交警部门组织技术业务骨干进行研究探讨,达成从“技防”寻找出路的共识:将风险隐患与科技智能深度融合,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从源头上杜绝疲劳、分神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督促运输企业规范管理,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系统上线
莆田交警部门先后走访铁塔公司、海康威视等企业,进行广泛的可行性研究探讨。此后,两家企业组织技术力量接力研发。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集前端车载系统、网络传输系统和后端运行管理平台于一体的交通智能平安系统初步研发成功。其中,车载系统包含驾驶人行为分析、高级辅助驾驶功能和盲区检测预警等功能;后端运行管理平台具备车辆运行监控、主动安全分析及报警提醒、运行记录回溯等功能。
产品研发初战告捷,随即进入实地测试阶段。莆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搭建终端监管平台,并联系3家运输企业,在4辆重型货车上试点安装前端车载系统,持续在不同级别道路上对各种交通路况反复进行系统应用测试。根据交通安全监管需求,对各项技术参数不断进行调整修正,优化驾驶行为识别、感应距离等指标,直至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安全监管预期效果。
莆田交警部门召集全市近50家较大规模的运输企业座谈,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智能监管系统的原理、功能和应用,现场演示系统前端预警、后台监管的操作和流程。监管视频中,驾驶员开车打盹、玩手机、强行变更车道等场景一览无余,企业主观看后深受震撼。
对于智能平安系统的智能化、高效性,莆田大多数运输企业表示认同。骏发物流负责人黄德来说,系统可用人像分析辨别司机是否疲劳驾驶,应用雷达感应是否有危险临近,并进行语音提醒,等于为货车配备了一名安全员。
去年8月,“莆田行”交通智能平安系统上线。为切实减轻运输企业负担,莆田交警部门积极协调研发企业降低产品价格,并协调通信企业和保险公司给予支持。当地通信企业明确对达到一定消费额度的用户,免费赠送一套交通智能平安系统。平安保险等保险公司承诺,安装该系统的车辆若事故理赔率下降,将降低保费返利车主。
迄今,莆田已有2600多辆大型车辆安装了前端车载系统,并接入交警部门终端平台接受监管。其中,水泥搅拌车1109辆、渣土车1226辆、牵引车255辆、三类重型货车90辆、特种车辆48辆。
应用拓展
“莆田行”交通智能平安系统上线后,莆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信息化中心同步成立管理专班,启动交通智能平安系统“动态预警、事后处罚、企业担责”的闭环管理机制。
专班人员对平台的预警信息进行筛选审核,建立工作台账,加大查处力度。对于驾驶员开车打盹、玩手机等违法行为,首次予以预警提醒,再次发生的予以黄色警告并列入重点监管,三次以上则予以红色警告并依法处罚。对违法多发或情节严重的车辆所属企业或个体车主进行通报约谈,并抄告相关职能部门。驾驶人故意拔掉电源线或遮挡探头的,也列入重点监管对象。
据统计,交通智能平安系统运行4个多月来,共预警提醒驾驶员疲劳驾驶17580起、接打电话10921起;向涉嫌疲劳驾驶的驾驶员发出37份违法抄告并约谈,其中首次预警19起、黄色预警6起、红色预警12起。通过视频倒查拔线或遮挡探头车辆交通违法1897起、扣4032分、罚款近15万元;约谈和通报运输企业13家。
莆田市有水泥搅拌车1362辆,2018年至2020年年均交通违法查处量约2300起,平均每辆违法查处数1.7起。交通智能平安系统启动以来,全市共查处水泥搅拌车各类违法9128起,平均每辆违法查处数6.7起。闽B55919水泥搅拌车在两个月内被预警疲劳驾驶信息99次,交警部门对企业负责人与驾驶员进行通报约谈并严肃处理。
莆田平安财保公司经前后数据对比发现,近几个月货车事故理赔率和出险率双双下降。为此,该公司特地给莆田交警部门送来锦旗和牌匾致谢。
目前,莆田交警部门正积极拓展交通智能平安系统应用范围,协调交通、城管等部门和运输企业同步建设监管平台,构建重点车辆监管共享共建共治联动机制。今后,还将在充分保障车上人员隐私的前提下,争取将客车、网约车等纳入交通智能平安系统进行综合管理。
“危害巨大又很难发现和查处的疲劳驾驶等危险驾驶行为多年难以解决,现在终于有办法了。”李洪忠表示,交通智能平安系统的应用是建立在科技支撑基础上的管理创新,有效填补大型车辆安全监管上的漏洞,疏通监管部门与企业之间共治共管的桥梁,将推动莆田道路交通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新台阶。
本报记者 万笑天 北京报道作为本地人,林勇从前对莆田鞋业的认识也是,“有很多耐克、阿迪达斯等世界知名品牌的代工企业,做工很好,仿冒比较多”。现在他是莆田名品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莆田品牌管理公司”)的法人,运营管理莆田鞋集体商标,他们。
据了解,这也是福建省首个以市级行政区划地名命名的鞋业集体商标,标志着莆田鞋业从“莆田制造”向“莆田创造”转变,促进莆田鞋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来源:人民网人民网莆田3月30日电 (林盈)日前,“莆田鞋”集体商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注册。
近年来,“球鞋文化”在国内越发走红。受玩家的追捧影响,不少潮鞋被市场炒至天价。据说在莆田的繁华闹市中就有一处被外界称为“鬼市”的地方,里头暗藏着一条高仿球鞋灰色链条,为了核实真假,我们的记者也到这个神秘的“鬼市”一探究竟。
(公众号后台回复:球鞋鉴定,即可获得免费球鞋真假鉴定的链接)观看图文视频完整版请戳链接 WEN实战 | 脚感惊艳,直追耐克阿迪,先驱1.5实战测评上周我做了一双莆田的自主品牌先驱。作者:WEN鞋评关注公众号:WEN鞋评,最会买真鞋的球鞋测评。
“白天没人敢出来,仿鞋生意只能在晚上偷摸着进行。”出租车司机阿林(化名)说。”一位档口老板表示,随着球鞋市场不断被炒热,巨大的利润催生越来越多的仿鞋作坊在莆田
6月17日下午,木兰溪防洪工程奠基点,有市民在赏景。雨中的木兰溪,一派安然的景象。 记者 蔡昊 摄雨雨雨!5月中下旬以来,莆田市多项降雨指标打破历史同期纪录,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问世间晴为何物”“雨全勤打卡”,天气成为人们热议话题。如
来源:莆田新闻2021年10月8日晚,莆田市按照境外返莆人员健康管理要求,开展定期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1例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人员。我市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排查、相关场所全面消毒等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黄某某,男
海山机械生产车间里,工人在调配汽车零配件。林爱玲 摄荣兴机械智能化机加工生产车间一角 林爱玲 摄云度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 俞靓 摄华峰实业有限公司厂区全景(资料图片)向“新”进军近日,记者在荔城区西天尾镇福建海山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厂区里看到,1
莆田市人大常委会任免职名单(2022年6月24日莆田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会议通过)任命刘天锦为莆田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免去其莆田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职务。莆田市人大常委会任免名单(2022年6月2
10月10日13时许,莆田秀屿区平海镇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被害人为一家祖孙四代,致2人死亡3人受伤。10月11日,莆田公安局秀屿分局发布协查通报称,经侦查,55岁男子欧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据欧某同村的知情人士称,嫌疑人作案动机或因房屋建盖纠